目前潮汕地区大大小小的牛肉丸企业超3000家配资资讯,牛肉丸产业产值超过百亿,然而行业仍面临标准不够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发展挑战。
受访者 供图
在日前,由《现代食品》杂志社主办,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报社冷冻冷藏食品研究院、中国食品报社预制食品质量评价中心联合发起的中国潮汕牛肉丸产业发展论坛暨首届潮汕牛肉丸及牛肉火锅十佳评选颁奖活动上,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委会执行主席穆培龙、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谭海城强调:潮汕牛肉丸不仅是非遗技艺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与食品工业转型的关键抓手。需以标准建设护航传统工艺,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链条,打造中国食品产业的标杆品类。
标准化为产业划定清晰的质量红线
今年年初,新修订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汕头牛肉丸》落地实施,明确要求,汕头牛肉丸必须牛肉含量超过90%,或牛肉与牛筋总含量达到90%以上。2021年,潮州地区的《潮州牛肉丸团体标准》发布。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活动上,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标准化是我们潮州牛肉丸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我主张潮汕地区的牛肉丸的标准要一致。最好潮汕地区几个城市联合起来,一起申请牛肉丸地理标志产品,共同把潮汕牛肉丸区域品牌做大做强。”
刘兆彬谈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行产品质量分级做法。质量分级制度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旨在通过先进技术标准将合格产品进一步划分为优质产品和一般产品。潮汕牛肉丸的制作生产标准可以参考此,按照牛肉不同含量进行分级。
“产业规范化、标准化是发展的生命线。”刘兆彬还呼吁,建立覆盖原料溯源、工艺参数、安全指标的全流程质量认证体系,为潮汕牛肉丸产业划定清晰的质量红线。
会上,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研究所专家刘锐也分享了潮汕牛肉丸产业的传承脉络与规范发展方向,强调标准对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石作用。
融合发展推动“潮丸”产业升级
近年来,潮汕牛肉火锅赛道增速较高,红餐产业研究院《粤式火锅发展与机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4年1月至9月,粤式火锅消费规模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潮汕牛肉火锅赛道占据粤式火锅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热度最高且增速最快。
对比2023年,全国潮汕牛肉火锅门店数同期增长25.7%,已超过35000家,消费金额同期相比增长16.9%。
作为潮汕牛肉火锅菜单上的重要品类,小小牛肉丸随之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产业上游端如何跟上市场需求的步伐,是当前牛肉丸产业面临的新课题。
受访者 供图
广东勇仁机械总经理吴伊然带来了设备如何革新潮汕牛肉丸产业的演讲,要让承载潮汕文化与生活记忆的经典小吃——尤其是以“爽脆弹牙、鲜香回味”著称的牛肉丸——走向更广阔市场,必须融合传统工艺与智能制造。
面对产能与稳定性的挑战,勇仁正致力于将“师傅的经验”转化为“机器的标准”,实现口感的精准复刻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这是“创新对传统最有力的守护”。顺丰冷运负责人余奇铃则聚焦物流环节,提出通过优化运输链路降低成本和损耗,有效破解地域品牌走向全国的物流瓶颈。
南方+记者 李劼配资资讯
牛金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